公用经费包括哪些,公立医院公用经费包括哪些


行政事业单位的退休干部公用经费包括哪些 根据财政部 教育部关于印发《农村中小学公用经费支出管理暂行办法》的通知:
第三条 农村中小学公用经费是指保证农村中小学正常运转、在教学活动和后勤服务等方面开支的费用 。
公用经费开支范围包括:教学业务与管理、教师培训、实验实习、文体活动、水电、取暖、交通差旅、邮电、仪器设备及图书资料等购置, 房屋、建筑物及仪器设备的日常维修维护等 。 不得用于人员经费、基本建设投资、偿还债务等方面的开支 。
教师培训费按照学校年度公用经费预算总额的5%安排, 用于教师按照学校年度培训计划参加培训所需的差旅费、伙食补助费、资料费和住宿费等开支 。
扩展资料:

教育公用经费支出的问题主要存在于义务教育阶段 。 表现为以下四个方面:
1、经费结构不合理 。 办公费、设备设施购置费及政策性支出等所占比例过高, 与教育教学直接相关的支出比例太低 。 在学校教育事业费中,人员经费与公用经费的比例不合理, 且存在将公用经费挪用作人员经费的情形 。
2、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公用经费保障水平总体偏低, 尽管近年来公用经费支出规模不断增大, 但对学校而言尚处于维持运转的水平 。 农村住宿制学校的运行成本和北方农村学校取暖费用尤其偏高 。
3、地域差距较大 。 按照法律规定, 地方可以制定不低于国家标准的生均公用经费标准 。 因此各地公用经费定额标准差距悬殊 。 如上海在2011年小学生均公用经费定额就达到1600元, 初中达到1800元, 远高于中西部欠发达地区 。
4、农村义务教育学校财权受限 。 实施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新机制后,财政部、教育部要求对农村中小学实行“校财局管” 。 财政管理权的上移造成学校公用经费管理自主权的削弱,容易打消学校办学积极性 。
参考资料来源:




什么是生均公用经费 财政部、教育部颁布的《中小学校财务制度》和《中小学校会计制度》将中小学公用经费分为六大类—— 公务费:是指为开展教学活动所发生的办公费、水电费、会议费、差旅费、邮电费、机动车辆燃料费、清洁用品和其他 。 业务费:是指为开展教学活动所发生的各项业务费用, 包括教学业务费、实验实习费、文体维持费、宣传费等 。 业务招待费:是指为开展业务活动需要而合理开支的接待费用 。 设备购置费:是指因教学和管理需要购置的仪器设备、文体设备、图书、一般设备以及省财政和主管部门规定, 按有关收入的一定比例提取, 列入设备购置费开支的修购基金 。 修缮费:是指教学和管理用房屋、建筑物和各类设备维修所发生的人工、材料及费用支出, 以及公房租金和不够基建立项的零星土建工程费用 。 其他费用:是指上述费用以外的有关事业支出 。
行政事业单位的退休干部公用经费包括哪些? 公用经费按单位编制内实有在职人数核定, 对超编人员财政不供给任何公用经费 。 各单位要根据财政部门的核算定额, 结合本单位工作任务和收支计划的安排, 做到增收节支, 量财办事 。 财政部门对各单位公用经费一律实行“包死定额, 超支不补, 结余留用”办法 。
在经营性自收自支事业单位中公用经费为生产成本和管理费用之和 。
经费分为维持经费和发展经费 。 前者指维持原有行政事业单位机构及规模的人员经费和公用经费; 后者是指在计划年度内, 经批准新增加的机构、人员或其他事业项目所需的经费 。 原单位增加少量人员, 不增设机构和不扩大事业项目的, 属于自然增长, 不作为发展经费 。

推荐阅读